一、「历史是什么?」
我们能找寻到的最早的历史,是被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。它度过了悠久的岁月,把先人们经历的重要事件告知我们这一代人;当然,这些信息也会继续传承下去。但留下这些文字,先人的目的就只是为了留下他们存在的痕迹,希望能供后代进行研究么?当然有这样的可能,但这件事情本身更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庇护,为了寻求天、神和祖先的庇佑。
这样的观点,当然对于现代的中国人而言,也是比较难理解的。但在古代那样一个唯心主义的社会里,记下事件是为了告诉天、神和祖先发生了什么事情。所以武则天会在嵩山峻极峰上留下除罪金简,古人在狩猎后在壁画上画上这天的猎物;个人的力量不及,所以将观念、希望寄托在天、神和祖先这些虚幻的精神上。
也正因为如此,为了换取天、神和祖先的庇佑,这些历史是如实的。
二、有些历史记载的并非真相
原因是多方面的。
一是,除了皇家的史官(左记言,右记行)能每日真实记录皇帝言行外,其他的记录者不可能了解特定事件中的所有细节。这也就意味着,有一些是记录者猜想的,而那些因为猜想被掩盖的历史那就永远被尘封了。
二是,古代的历史主要服务于专权者的统治合法性和国家意识形态。以孔子为例,笔削春秋,删减诗经;但他的做法不能看成是一场“焚书坑儒”,因为他是因为认为历史记载的价值观念重于史实,才采取了这样的手段,以利教化。
三是,古代的史官需要遵从皇帝的命令。有拒不从的;但肯定有房玄龄者,不得不遵从了皇帝(李世民)的意见,修改了真相。
四是,后朝才修前史,历史的整理者与记录者角色的分离,不能很好地还原历史真相。
三、坚持真理、尊重事实
既然被记载下的历史只是一定程度上的信史,那么为什么还要研究历史呢?
因为历史不是虚无的,历史是有价值的;无论是政党的合法性,还是既有事实组成的证据链,都是在彰显着其价值所在。
历史事实是不会变的,但历史学家是需要有倾向的。国家利益至上,历史研究绝不能任意扩大范围,更不能自娱自乐。历史能带来的价值观念需要被维护,被尊重。
历史,除了用来预测未来境况;另外,历史的记录和整理本身也是一种工具,用来塑造特定的价值观念。